九年级数学
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证明(三)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AC、BD交于点O,请你写出图中三对一定相等的线段 。
OB的周长比 BOC的周长小1cm,2、在上题图中,若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为30cm,且 A
那么AB= cm,BC= cm。
E第1-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3、如图,将两块完全相同的含有30 角的三角板一边重合拼在一起,可以得到一个四边形ABCD,则四边形ABCD是 (回答是什么四边形);若BC=10 cm,则对角线BD= cm。
4、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AF分别是BC和CD边上的高,若 EAF 65,则 B 度, C 度。
5、如图,将两根等宽的纸条叠放在一起,重叠的部分(图中阴影部分)是一个四边形,对这个四边形的形状你认为最准确的一个描述是:这个四边形是 四边形。
F
D
第7题图 9
6、菱形ABCD的面积是2,其中一条对角线的长是cm,则菱形ABCD的较小的内角为 ,菱形ABCD的边长为 。
7、如图,矩形ABCD中,BE⊥AC于E,DF⊥AC于F,若AE=1,EF=2,则FC=,AB=。
8、对角线 二、择题
9、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E=CF,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 )个 A.2 B.3 C.4 D.5
10、若第1题的条件中,除原有条件外,再增加FA=FD,则图中的等腰梯形个数是( )个
A.2 B.3 C.4 D.5
11、下列关于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中正确的是( ) A. 一组对边相等,另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B.一组对边相等,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C.一组对边平行,一组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九年级数学
D.一组对边平行,一组邻角互补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2、顺次连接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得到一个四边形,对这个四边形的形状描述最准确的是( )
A. 平行四边形 B.矩形 C.菱形 D.正方形
13、已知菱形ABCD的面积为96cm2,对角线AC的长为16 cm,则此菱形的边长为( )cm
A.B.10 C.14 D.20
14、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对角线互相平分 B.对角线互相垂直 C.对角线相等 D. 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15、只用一把刻度尺检查一张四边形纸片是否是矩形,下列操作中最为恰当的是( ) A. 先测量两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再测量对角线是否相等 B. 先测量两对角线是否互相平分,再测量是否有一个直角 C. 先测量两组对边是否相等,再测量对角线是否相等
D. 先测量两组对边是否互相平行,再测量对角线是否相等
16、如图,梯形ABCD中,AD∥BC, B C 90 ,E、F
是AD、BC的中点,若AD=5cm,BC=13cm,那么EF=( cm
A.4 B.5 C.6.5
D.9
三、解答题 17、按要求填图
下面图中,表达了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之间的关系。
请你依照“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填法,在每个括号内填上一个条件(只填一个即可),使得前一种四边形满足这一条件后,成为后一种四边形。 18、辨析纠错
已知:如图 ABC中,AD是 BAC的角平分线,DE∥AC,DF∥AB。
求证:四边形AEDF是菱形。
对于这道,小明是这样证明的。
证明:∵AD平分 BAC,∴∠1=∠2(角平分线的定义)
∵DE∥AC,∴∠2=∠3(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3(等量代换) C∴AE=DE(等角对等边)同理可证:AF=DF ∴四边形AEDF是菱形(菱形定义)
老师说小明的证明过程有错误,你能看出来吗?
⑴请你帮小明指出他的错误是什么?(先在解答过程中划出来,再说明他错误的原因) ⑵请你帮小明做出正确的解答。
19、定理证明
这一章我们学习了很多定理,并对他们进行了证明,你还记得“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吗?请你先默写“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并证明这一定理。(画出图形,写出已知、求证和证明)
九年级数学
20、已知:四边形ABCD
,E、F、G、H分别是AB
、BC、CD、DA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FGH。
”中的部分,是小明在抄题时,不小心被墨水污染无法看得清的部分,请你先在污染处填上合理的内容,并画图证明。
21、如图,矩形ABCD中,BD=2AB。 ⑴求 ADB的度数;
⑵若AD=3cm,求矩形ABCD的面积。
22、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E、F分别为对角线BD上的点,且BF=DE。求证: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B
九年级数学
23、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BE平分 OBA,OF BE于F,交OB于G。
① 求证:OE=OF。
②若E在O、A两点之间运动(不与O、A重合),OF保持与BE的垂直关系,那么OE与OG还相等吗?(不需要证明)
答案
1、AB=CD,AD=BC,AO=OD,BO=OD(任写三对即可) 2、AB=7cm,BC=8cm。 3、平行四边形, 4、65,115 5、菱形
6、60
,10
7、FC=1,AB=2.
8、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
9、C 10、A 11、C 12、D 13、B 14、C 15、C 16、A 17、按要求填图
填图略,主要依据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的定义进行填写。 18、⑴小明错用了菱形的定义。
⑵改正:∵DE∥AC,DF∥AB,∴四边形AEDF是平行四边形。 ∵AD平分∠BAC,∴∠1=∠2. 又∵∠3=∠2,∴∠1=∠3.
∴AE=DE,∴平行四边形AEDF是菱形。 19、参考课本“中位线定理”的证明。
20、题为开放题,填法多样,只要所填条件与所得结论一致即可。
21、如:已知中填对角线AC=BD,求证中填是菱形。画图及证明略。 22、连接AC,交BD于O
AC 2CO∵四边形ABCD是矩形,∴
BD 2BO
AC BD又∵BD=2AB,∴AB=BO=AO,∴∠AOB
=60°,∠ADB=30°.
⑵当AD
=3cm时,
BD=,
。S矩形ABCD=3 cm2) 23、
⑴连结AC交BD于O
九年级数学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O=CO,BO=DO,∴BE=DF,∴EO=FO,∴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
⑵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C⊥BD且OB=OC
∴∠OBE+∠BEO=90°,∵CE⊥BE,∴∠OCG+∠BEO=90°∴∠OBE=∠OCG 在Rt△COG和Rt△BOE中
OCG OBE
OC OB
COG BOE
∴△COG≌△BOE,∴OE=OG. ②OE与OG仍相等。(理由:①中证明与角平分线无关,所以在②的条件下① 的证明仍然成立。)
九年级数学上第三章证明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
D
O,若BD、AC的和为18cm,CD:DA=2:3,⊿AOB的周长 为13cm,那么BC的长是 B (C ) A
6cm B 9cm C 3cm D 12cm
(2)一个等腰梯形的两底之差为12,高为6,则等腰梯形的锐角为 ( ) A 30 B 45 C 60 D 75
(3)在直角三角形ABC中,∠ACB =90 ,∠A =30 ,AC =3cm,则AB边上的中线长为 ( )
A 1cm B 2cm C 1.5cm D
cm
(4)等边三角形的一边上的高线长为2cm,那么这个等边三角形的中位线长为 ( ) A 3cm B 2.5cm C 2cm D 4cm
(5)下列判定正确的是 ( ) A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B 两角相等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 C 四边相等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地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垂直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已知菱形的周长为40cm,一条对角线长为16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是 ;
E(2)如图,EF过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的交点O,交AD D
于点E,交BC于点F,已知AB = 4,BC = 5,OE = 1.5,那么四边形
EFCD的周长是;
(3)已知: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中,AB = 12,AB边上的高 BC为3,BC边上的高为6,则平行四边形ABCD(4)在Rt⊿ABC中,∠C =90 ,周长为(5 2)
九年级数学
斜边上的中线CD =2cm,则Rt⊿ABC的面积为 ;
C
(5)如图,在Rt⊿ABC中,∠C =90 ,AC = AB,AB = 30,矩形 DEFG的一边DE在AB上,顶点G、F分别在AC、BC上,若 GDG:GF = 1:4,则矩形DEFG的面积是
; 三、解答题:(共60分) BAD
(1)(10分)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BC = 2AB,E为BC的中点,求∠AED的度数; AD BCE
(2)(12分)如图,四边形ABCD中,AD = BC,DE⊥AC,BF⊥AC,垂足为E、F,AF = CE,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12分)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对角线AC + BD =14cm,求AC、BD的长;
九年级数学
(4)(13分)如图,在⊿ABC中,∠BAC =90 ,AD⊥BC于D,CE平分∠ACB,交AD于G,交AB于E,EF⊥BC于F,求证:四边形AEFG是菱形; A E
G
B C
D
(5)(13分)如图,正方形ABCD中,过D做DE∥AC,∠ACE =30 ,CE交AD于点F,求证:AE = AF;
D A
F
BC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A;2.B;3.A;4.C;5.C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22
1.96cm;2.12;3.36;4.( )cm;5.100;6.90
34
三、解答题:(共60分) 1. 90°
2.证⊿ADE≌⊿CBF,D得∠DAE =∠BCF,∴AD∥BC,∴AD = B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3.AC、BD的长为6cm,8cm,或8cm,6cm;
4.∵CE平分∠ACB,∴EA = EF,再证∠AEG = AGE,得AE = AG,
九年级数学
∴AG∥EF且AE = EF,得四边形AEFG是平行四边形,又AE = EF, ∴四边形AEFG是菱形;
5.连结BD交AC于O,作EG⊥AC于G,∴CE = 2EG,又DE∥AC,∴EG = OD, 又AC = 2OD = 2 EG,∴AC = EC,∴∠AEF = 75 ,
又∠AEF =∠DAC +∠ACE = 75 ,∴∠AEF =AFE,∴AE = AF
【测试与评价】
A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如图3-29所示,若AC、BD、EF两两互相平分于点O,则图中共有平行四边形 个;
2.四边形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顺次连接它的各边中点所成的四边形是 3.如图3-30,BD是 ABCD的对角线,点E、F在BD上,要使四边形AECF是 (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个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情形); 4.如图3-31,已知O是 的对角线交点,AC = 38cm, BD = 24cm, AD = 14cm, 那么△BOC的周长等于 cm; DECD DC
AF
BA
图3-29图3-30A图3-31B5.已知:如图3-32,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C = 10cm,∠ACB = 30°, 则∠AOB = AD = cm;
6.请补充一个条件,使菱形“变成”正方形 ;
7.如图3-33,在矩形ABCD中,E、F、G、H分别是AB、BC、CD、DA的中 点,若AB︰BC = 3︰4, 四边形EFGH的周长为40cm, 则矩形ABCD的面积为 ; ADAD AD E
P B BC图3-33BQC
图3-32
图3-348.若要使一个平行四边形成为正方形,则需增加的条件是 9.如图3-33,在菱形ABCD中,∠ABC = 60°,AC = 4,BD的长为 ; 10.如图3-34,E是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BD上一点,且BE = BC.
P为CE上任意一点,PQ⊥BC于点Q,PR⊥BE于点R,则PQ +PR的长等于
九年级数学
厘米.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如图3-35,已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正确的是( ); DCA. AB = CD B. AC = BD
C. 当AC⊥BD时,它是菱形
A图3-35
D. 当∠ABC = 90°时,它是矩形
12.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 AB = CD,AD = BC B. AB=∥ CD C. AB = CD,AD∥BC D. AB∥CD,AD∥BC
13.如图3-36,顺次连接四边形ABCD各边的中点,得到四边形EFGH,在下列条件中,能使四边形EFGH为矩形的是( ); A. AB = CD B. AC = BD DC. AC⊥BD D. AD∥BC
AH
14.下列条件中,必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等腰 E
G梯形的是( );
① AD∥BC,AD≠BC,AB = CD;
BFC
② AD∥BC,AD≠BC,AC⊥BD;
图3-36③ AD∥BC,AD≠BC,AC = BD;
④ ∠A︰∠B︰∠C︰∠D = 1︰2︰3︰4.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5.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
16.用长分别为1,4,4,5的四条线段为边作梯形,可作出形状不同的梯形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三、解答题(第17、18、19、20题各6分,第21题8分,共32分)
17.如图3-37,在梯形ABCD中,AD∥BC,延长CB到E,使EB = AD,连接AE ,若AE = AC. 求证:梯形ABCD是等腰梯形 . AD
EB 图3-37
18.如图3-38,在
中,点E、F在对角线AC上,且AE = CF. 请你以F为一个端点,和图中已表明字母的某一点连成一条新线段,猜想并证明它和图中已有的某一条线段相等(只需证明一组线段相等即可). (1)连接: .
(2)猜想: = .
(3)证明:图3-38
九年级数学
19.如图3-39,将矩形纸片ABCD对折,设折痕为MN,再把顶点B叠在折痕MN上(图中点B'),已知AB = cm,求折痕AE的长.
BE
C MN A
D
图3-39
20.已知:如图3-40,在梯形ABCD中,AB∥CD,BC = CD,AD⊥BD,E是AB的中点. 求证:四边形BCDE是菱形. C
A E
图3-40
21.如图3-41,在Rt△ABC中,∠A = 90°,AB = AC,D是斜边BC上的一点,DE⊥AB,DF⊥AC,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四边形AEDF是矩形;
A(2)试问:当点D位于BC边的什么位置时,四边
F形AEDF是正方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E
B
DC
图3-41
九年级数学
测试与评价
A 卷 一、1. 3; 2. 矩形; 3. BF = DE(或AF∥CE等);4. 45; 5. 60°,5; 6. 对角线相
2
等(或有一个角是直角);7. 192cm; 8.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或有一个角是直角且一组邻边2
. 二、11. B; 12. C; 13. C; 14. B; 15. C; 16. B. 三、17.略; 18. 2
略;19. 2cm; 20. 提示:证△BCD ≌△DEB; 21.(1)略;(2)D是BC的中点.
B 卷
一、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6分)
1.如图3-42,l是四边形ABCD的对称轴,如果AD∥BC,有下列结论: ①AB∥CD; ②AB = BC; ③AB⊥BC; ④AO = CO.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
相等); 9. 4; 10.
2.如图3-43,正方形ABCD中,过点D作DP交AC于点M,交AB于点N,交CB的延长线于点P. 若MN = 1,PN = 3,则DM的长为 . l AAD BD
P B
图3-43
图3-42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分. 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正确的,
A请把所有你认为正确选项的序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D
3.如图3-44,在正方形ABCD中,E是BC的中点,F是 CD上一点,AE⊥EF.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FA.∠BAE = 30° B.CE2 = AB·CF
1
C.CF = CD
3
B
D.△ABE ∽△AEF
E图3-44
C
4.在 ABCD中,AB = 6,AD = 8,∠B是锐角,将△ACD沿对角线AC折叠,
点D落在△ABC所在平面内的点E处. 若AE过BC的中点,则
ABCD的 面积等于( ).
A. 48 B. 106 C. 127 D. 242 三、解答题(本题8分)
5.操作:如图3-45,在正方形ABCD中,P是CD上一动点(与C、D不重合),使三角尺的直角顶点与点P重合,并且一条直角边始终经过点B,另一直角边与正方形的某一边所在直线交于点E. 探究:(1)观察操作结果,哪一个三角形与△BPC相似?并证明你的结论;
(2)当点P位于CD的中点时,你找到的三角形与△BPC的周长比是多少?
P
B
图3-45
B 卷 一、1. ①②④; 2. 2. 二、3. B,D; 4. C. 三、5.(1)若另一条直角边与AD交于点E,
九年级数学
则有△PED ∽△BPC,若另一条直角边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则有△BEP ∽△BPC及△PEC ∽△BPC;(2)若另一条直角边与AD交于点E,则△PED与△BPC的周长比为1︰2,若另一条直角边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E,则△BEP与△BPC的周长比为︰2,△PEC与△BPC的周长比为1︰2.
九年级 数学 第三章 证明(Ⅲ)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号内. 1、如图1中,O为对角线AC、BD则图中共有相等的角( )
A、4对 B、5对 C、6对 D、8对 2、如图2,已知E、F的中点,
连接AE、CF所形成的四边形AECF的面
的面积的比为( ) A、1:1 B、1:2 C、1:3 D、1:4
3、过四边形ABCD的顶点A、B、C、D作
BD、AC的平行线围成四边形EFGH,若是菱形,则四边形ABCD一定是( ) 图2 A、平行四边形 B、菱形
C、矩形 D、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 4、在菱形ABCD中,AE BC,AF CD, 且E、F分别是BC、CD的中点, 那么 EAF ( )
A、75 B、55 C、45 D、60
5、矩形的一条长边的中点与另一条长边构成等腰直角三角形,已知矩形的周长是36,则矩形一条对角线长是( )
A、65 B、55 C、45 D、35
6、矩形的内角平分线能够组成一个( )
A、矩形 B、菱形 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
7、以正方形ABCD的一组邻边AD、CD向形外作等边三角形ADE、CD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
00
A、BD平分 EBF B、 DEF 30 C、BD EF D、 BFD 45
00
8、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是10cm, APQ是等边三角形,点P在BC上,点Q在CD上,则BP的边长是( ) A、5cm B、
20
cm C、(20 )cm D、(20 )cm 3
9、若两个三角形的两条中位线对应相等且两条中位线与一对应边的夹角相等,则这两个三角形的关系是( )
九年级数学
A、全等 B、周长相等 C、不全等 D、不确定 10、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四个角都是直角 B、两组对边分别相等 C、内角和为3600 D、对角线平分对角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平行四边形两邻边上的高分别为2和3,这两条高的夹角为600,此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 ,面积为 .
2、等腰梯形的腰与上底相等且等于下底的一半,则该梯形的腰与下底的夹角为. 3、三角形三条中位线围成的三角形的周长为19,则原三角形的周长为BC4、在 ACE 中,D为AB的中点,E为AC上一点,
1
BE 5cm,AC,BE、CD交于点O,
3
则OE .
5、顺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中点的连线所成的四边形是6、将长为12,宽为5的矩形纸片ABCD沿对角线AC对折后,AD与BC交于点E,则DE
的长度为 .
7、从矩形的一个顶点作一条对角线的垂线,这条垂线分这条对角线成1:3两部分,则矩形的
两条对角线夹角为 . 8、菱形两条对角线长度比为1:3,则菱形较小的内角的度数为.
9、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和一边所成的角是度.
10、已知四边形ABCD是菱形, AEF是正三角形,E、F分别在BC、CD上,且EF CD,
则 BAD .
三、解答题(第1、2小题各10分,第3、4小题各5分,共30分)
01、如图3,AB//CD, ACB 90,E是AB
CE=CD,DE和AC相交于点F.
求证:(1)DE AC;
(2) ACD ACE.
2、如图4,ABCD为平行四边形,DFEC和BCGH为正方形.求证:AC EG.
九年级数学
3、证明:如果一个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从菱形钝角的顶点向对边作垂线,且垂线平分对边,求菱形各角的度数?
四、(第1、2小题各6分,第3小题7分,共19分)
1、如图5,正方形纸片ABCD的边BC上有一点E,AE=8cm,若把纸片对折,使点A与点E重合,则纸片折痕的长是多少?
图5
2、如图6,在矩形ABCD中,E是BC上一点且AE=AD,又DF AE于点F,证明:EC=EF.
九年级数学
3、如图7,已知P是矩形ABCD的内的一点.求证:PA2 PC2 PB2 PD2.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D;2、B;3、D;4、D;5、A;6、C;7、B;8、C;9、A;10、A; 二、填空题
1、20;12。2、600
;3、38;4、1.25cm;5、平行四边形;6、119
24
; 7、600或1200;8、600;9、450;10、1000。 三、解答题
1、易证CE=AE=BE=CD,又 AB//CD, BCDG BC//DE, DE AC
2、证明 ABC ECG,从而得 CGE GCA 900
3、4、注意把文字语言转化为图形和数学语言。
四、1、折痕GH是AE的中垂线,证明折痕与AE相等, 有GH=BF=AE=8 2、易证Rt ABE Rt AFD,AB=CD=DF 易证Rt DFE Rt DCE EF BC AC3、作EF//CD,
AP2 AE2 PE2,BP2 BN2 PN2
AP2 BP2 PM2 PN2
同理PD2 PC2 PM2 PN2,
AP2 BP2 PD PC
半期检测
一、选择题 1~6 DCABBC 7~12 CBCBCA 二、填空题 1、13,
60
13
;2、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假;3、1::2;4、4;
九年级数学
5、70°,80°6、k 2;7、 1;8、4;14、60;15、120°.
91 ;9、1;10、;11、4或-1;12、3;13、8,42
三、解方程 1、x 3 ; 2、x1 x2 4、x1 1 x2
1
; 3、x1 0 x2 1; 2
2
四、解答题 1、设平均增长率为x,
(略) 1600(1 x)2 1936 解得:x1 0.1 10% x2 2.1(舍去) 答:2、设车棚靠墙的长为x,则宽为于是有:x
25 x
米, 2
25 x
50 解得:x1 5 x2 20 均合题意。答(略) 2
3、延长AD至E,使DE=AD;连结BE,可证:BE=12,AE=16,AB=20,得 ∠E=90° ∴ BD
DE2 BE2 82 122 4
五、证明(计算) 1、(略)2、(1)(略);(2)15°; 3、证明:连结AC
∵AB=BC ∴∠BAC=∠BCA ∵AB∥CD ∴∠BAC=∠ACD
∴∠ACD=∠ACE ∵∠ADC=∠AEC=90°,AC=AC ∴ ⊿ACD≌⊿ACE ∴CD=CE
第三章证明单元测试
一、填空题
1.以长为8,宽为6的矩形各边中点为顶点的四边形的周长为_________. 2.已知正方形的一条对角线长为4 cm,则它的面积是_________ cm2.
3.菱形的两条对角线长为6和8,则菱形的边长为_________,面积为_________. 4.□ABCD中,若∠A∶∠B=2∶3,则∠C=_________,∠D=_________.
5.矩形ABCD中,AB=8,BC=6,E、F是AC的三等分点,则△BEF的面积是_________.
6.菱形ABCD中,AB=4,高DE垂直平分边AB,则BD=_________,AC=_________. 7.□ABCD中,周长为20 cm,AB=4 cm,那么CD=_________ cm,AD=_________ cm.
8.菱形两邻角的度数之比为1∶3,高为72,则边长=_________,面积=_________.
9.如图1,等边△ABC中,D、E、F分别是AB、BC、CA边上的中点,那么图中有_________个等边三角形,有_________个菱形.